前几天听说有一个乌克兰糟老头被德国人抓了去吃官司,原来此人在1943年在一个叫索比堡的地方当看守,协助纳粹杀了几万犹太人。切,看守算什么东东?在《水浒》里大概叫“牢子”,撑死了顶一个“差拨”,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。“帝国的敌人”反攻倒算,连这种货色也不放过,竟被西方媒体冠以“恐怖伊万”的名号,和沙皇相提并论。不过《水浒》里宋江在清风寨落网,也被安上个“郓城虎张三”的头衔,看来宋朝那会儿确实很“现代”,大人们也很懂炒作。一提到索比堡三个字,马上想到了这部片子。索比堡创造了一个奇迹,成为二战中唯一一个阴沟里翻船的灭绝营。600多犹太人造反,杀了11个党卫军和几个倒霉的“恐怖伊万”,还跑了300多。在此之前8个月,党国领袖希姆莱莅临参观指导工作,决定升格此地为“集中营”(集中营可以用来关押犯人,灭绝营纯用于集体屠杀)。谁知捅了这么大的篓子,一点面子都不给。于是领袖恼羞成怒,把索比堡夷为平地,还种上了庄稼。这部电影里灭绝营的那些“管营”——古斯塔夫·瓦格纳上士(Gustav Franz Wagner ,SS-Oberscharführer),弗兰兹·斯坦格尔中尉(Franz Stangl,SS-Obersturmführer),也成了我最早接触的经典纳粹形象。特别是那个瓦格纳,顶着音乐家的伟大姓氏却杀人成癖,片子从头至尾没有见他笑过,总是眯着眼睛,狠叨叨的,拿着大鞭子逮着人就往死里打。他的行为也很有趣:随手从兜里拿出大把的金戒指,还有一副镶着金牙的假牙;一个女人藏匿了婴儿被发现,他上去就是两梭子;发现有人跑了,不仅杀逃犯,还要逃犯挑人陪葬,否则就再多杀一倍的人……他的一句台词我至今没忘:“请大家记住,谁也不能从帝国偷东西”(说完就吊死了两个人)。战后,纽伦堡法庭缺席判处他死刑,瓦格纳逃到巴西,其间躲过了多次针对他的追捕行动和引渡审判要求,甚至投案自首后仍然逍遥法外不亦乐乎。BBC曾经采访过他,此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无忏悔之意,说这是例行公事,办完公事他也就绝口不提,只是喝喝酒打打牌。1980年,前党卫军三级小队长古斯塔夫·瓦格纳在巴西圣保罗毙命,心口插着一把刀,据说是“自杀”。在劫难逃,还是跑不了。弗兰兹·斯坦格尔在片子里出场不多。唯一的镜头是在灭绝营火车站对囚徒的一番训话,大意是干活不努力就会被处死之类的。此人在暴动前一年调到另一个灭绝营特雷布林卡。战后,斯坦格尔在一个